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擴大有效投資百日攻堅工作方案》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7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擴大有效投資百日攻堅工作方案
為認真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緊抓三季度施工黃金期,扭轉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趨緩態勢,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要求和全區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部署,自2023年7月中旬至10月底在全區開展“擴大有效投資百日攻堅”活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標
力促制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加快回升,投資完成時序進度緩慢的重點地區補上欠賬,全力扭轉投資增速逐月回落勢頭,確保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總量達到2210億元以上。
(一)實現項目儲備提質。謀劃儲備下半年新開工項目年度計劃投資600億元以上。完成區、市、縣三級項目庫全面更新升級,形成“五個一批”梯度結構,各級項目動態儲備投資規模高于投資增長目標的25%。
(二)實現項目推進提速。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三季度末,各級重點建設項目,投資時序進度達到85%以上,全年達到100%,第一批集中開工重大項目投資完成1310億元以上,投資時序進度達到85%以上,全年達到100%。中央預算內投資和自治區預算內統籌投資項目三季度末開工率達到100%,全年投資完成率達到85%。
(三)實現投資結構提效。以制造業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為主攻方向,三季度末,全區制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全年制造業投資增長28%以上、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5%以上。建筑安裝工程投資逐月增長,全年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同步。
(四)實現區域增長提量。各市、縣(區)全面發力,三季度末,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達到12%以上,全年銀川市(不含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增長10%以上,石嘴山市增長10%以上,吳忠市增長11%以上,固原市增長12%以上,中衛市增長15%以上,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增長10%以上。
(五)實現招引落地提檔。全力推動自治區黨政代表團赴上海、浙江、江蘇學習考察簽約項目落地,提高簽約合同項目實際到位資金率。三季度末,各市、縣(區)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率達到50%,落地項目開工率達到80%,全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870億元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謀劃接續百日攻堅。加快項目滾動接續,圍繞在建項目比速度、新開項目搶進度、擬開項目拼力度,堅持項目“成熟一個、開工一個、推進一個”原則,提高項目整體推進建設進度,錨定項目開工率、投資貢獻率、投產達效率,全面擴大有效投資。圍繞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1+1+9”政策體系,建立項目儲備長效機制,更新全區重大項目儲備庫,形成謀劃入庫、前期推進、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儲備展望“五個一批”梯度結構,確保重大項目滾動實施、接續推進。緊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建設、“東數西算”等重大任務,力爭更多產業升級和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102項重大工程分解項目中。圍繞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四水四定”、生態環保、環境治理等領域,謀劃一批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重大項目,積極爭取政策、資金、項目方面的支持。以城市更新為發力點,圍繞危舊房屋、老舊小區、城中村、低效或者閑置用地、老舊街區、歷史文化街區,接續謀劃儲備一批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城市集中供熱、“四類管網”更新改造、城市排水防澇工程、海綿城市建設、應急能力提升工程等城市有機更新項目,有序推進實施。(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生態環境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衛生健康委、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寧夏通信管理局、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等,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寧東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實施建設提速百日攻堅。狠抓項目建設進度,扎實開展項目“五比”和“擴大有效投資鞏固提升年”活動,用好重大項目“曬比促”機制,一旬一調度,一月一通報,靠前發力、精準調度、動態監測。按照“高密度、多頻次、全覆蓋”原則,完善重點項目周調度機制,堅持目標導向,按照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壓茬推進項目投資時序進度,確保項目完成年度投資目標任務。對上半年投資完成率低于50%的各類重點項目,清單化明確推進計劃和具體時間節點,確保按時序進度推進。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落實項目建設資金和要素資源保障,推動各類項目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搶時間、搶速度、搶進度,爭取盡快開工建設并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進一步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自治區預算內統籌投資項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的建設進度,落實市縣配套資金,對于年內不能開工的項目,取消今后該專項申報資格。依法依規做好統計入庫工作,開展統計針對性實務性培訓,全面客觀真實反映項目投資情況。(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生態環境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衛生健康委、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寧夏通信管理局、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等,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寧東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實施結構優化百日攻堅。緊盯交通、水利、制造業、電力、房地產投資等重點領域,發揮主管部門牽頭抓總作用,加快資金支付進度,確保電力投資持續快速增長,推進制造業、基礎設施、房地產業投資全面提升。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緊盯電力投資,對新能源項目排出時間表、路線圖,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持續保持電力投資支撐拉動作用。工業和信息化廳緊盯工業領域投資,力促制造業和技改投資回暖。交通運輸廳緊盯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倒排工作計劃和建設工期,扭轉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落態勢。水利廳緊盯水利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加快推進重大水利項目建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力爭水利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實現轉正。通信管理局緊盯信息基礎設施領域投資,挖掘新型基礎設施新的投資增長點,全力收窄信息基礎設施投資降幅。住房城鄉建設廳緊盯房地產領域投資,確保房地產投資平穩增長。(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寧夏通信管理局、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等,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寧東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實施要素保障百日攻堅。各級發展改革或投資項目審批、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水利等部門要加快辦理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用地、規劃許可、環評、水保、能評、施工許可等審批手續。采取“基礎指標+盤活指標”方式,優化即來即辦、快審快報、7天辦結用地審批模式,至三季度項目新增建設用地達到2萬畝,保障項目用地供給,扎實做好報批、征用等工作。健全水資源剛性約束指標體系、管控體系、考核體系,嚴格落實項目和取水“雙限批”。完善“財政+金融+社會資本”模式,發揮自治區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增強財政金融工具的引導撬動作用。落實投貸聯動試點合作機制,通過投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將民間投資項目、重大項目信息共享至銀行金融機構,引導銀行加大融資支持力度。(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水利廳、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寧東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實施招引落地百日攻堅。強化平臺招商,搶抓2023中國算力(基礎設施)大會第二屆“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大會、第六屆中阿博覽會重大機遇,在大數據、數字經濟、能源、科技、農業等優勢領域簽訂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助推龍頭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緊盯自治區黨政代表團180個對接簽約項目,全力推動協議項目轉化為合同項目,督促合同項目盡快完成選址、用地、建設方案編制,力促項目盡快開工建設,盡早形成投資實物量。自治區商務廳要強化政策引導和組織協調,避免縣區間優惠政策過度承諾。進一步優化完善招商引資考核辦法,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加大考核獎勵力度,樹立“大招商大獎勵、小招商小獎勵”的鮮明導向。實行重大工程項目“一對一、點對點”招商,提高招商引資的精準性、實效性。(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等,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寧東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實施包抓督導百日攻堅。自治區政府督查室會同發展改革委,積極與黨委督查室對接溝通,聯合開展項目“五比”活動專項督查,通過曬成績、比干勁、促發展,在全區營造大抓發展、抓大發展、抓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各地各部門加大督導調研力度,通過形勢研判、清單推進、現場辦公、督查通報等多種形式,續建項目督進度和投資完成量,新建項目督如期開工和實質性進展,擬建項目督前期和開工,切實發現和解決問題。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進一步推進包抓機制落實,梳理需協調解決問題清單,需自治區層面協調解決報送至自治區人民政府和相關廳局,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問題。(責任單位: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展改革委等,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寧東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實施質量安全百日攻堅。從項目謀劃、論證、設計階段樹牢質量第一理念,規范履行項目審批程序,在前期工作階段進一步加強工程質量管理,落實項目決策咨詢評估制度和“項目四制”管理制度,加強項目實施事中事后監管。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做到時刻警醒、警鐘長鳴,嚴格要求、嚴格標準、嚴格制度,在加快施工進度的同時,既要確保施工安全,又要確保工程質量。壓實項目建設、施工、監理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做到安全責任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常態化開展作業現場安全生產監督巡察力度,及時排查風險隱患,切實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確保從源頭上防范化解安全風險。(責任單位: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應急管理廳、市場監管廳、寧夏消防救援總隊等,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寧東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全面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開展“擴大有效投資百日攻堅”活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責任意識,認真細化本地區本部門百日攻堅工作方案,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列出任務清單、建立工作臺賬,明確工作標準、進度安排,逐項細化量化、逐項推進落實,確保各項工作扎實開展。各地要牢牢壓實屬地責任,把落實工作抓實抓細,全力擴大有效投資進度,完成三季度及年度目標任務。各責任部門每兩周將擴大有效投資百日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報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由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匯總形成專報后報自治區黨委、政府。
(二)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各級發展改革部門會同行業主管、要素保障等部門,建立健全重大項目推進協同服務機制。對重大項目,開辟綠色通道、特事特辦、會商聯辦、容缺辦理、限時辦理。發揮自治區和地方部門間協調機制作用,加大前期工作人力和經費投入力度,切實深化項目前期工作,提高投資決策科學性。強化項目用地保障,對符合用地報批條件的重大項目快審、快報、快批,高效率保障全區重大項目用地。全面落實加強投資項目全流程管理,提升投資項目審批服務水平。強化上下聯動、橫向協同,積極主動對接國家部委,爭取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大盤子”。
(三)強化資金拼盤保障。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原則,全力做好中央預算內投資爭取,精準安排自治區預算內統籌投資計劃,集中力量辦大事、難事、急事,充分發揮預算內投資“四兩撥千斤”作用,撬動更多社會投資,引導優化項目資源配置。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撥付和使用,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并落實好地方配套資金。
(四)完善考核獎懲力度。“擴大有效投資百日攻堅”活動推進情況納入全年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考核,綜合考量投資增速、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資金爭取、項目推進、投產達效等多個方面。建立“展示臺”“監督臺”“曝光臺”,對各地固定資產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進行公示。對在百日攻堅中成績顯著的市、縣(區)和有關部門,給予通報表揚及一定的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獎補。將上半年、三季度擴大有效投資考核與全年效能目標管理考核掛鉤,鼓勵先進鞭策后進,樹立鮮明結果導向。
四、工作要求
(一)堅持求真務實。堅決杜絕數字游戲、虛假開工、虛報投資、報大建小、以次充好等不良現象,要一切工作立足于實,從項目謀劃的源頭抓起,實行全周期嚴格把控。重點圍繞提高投資完成率、項目落地率、資金到位率等反映實際工作效果的指標,完善措施、扎實推進,確保項目謀劃儲備、招商引資、完成投資、建設進度、協調服務等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二)廣泛宣傳發動。在新聞媒體定期安排欄目,加大百日攻堅工作宣傳報道力度,交流各地經驗做法,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凝聚項目推進合力,共同營造擴大有效投資行動的濃厚氛圍。要大力宣傳百日攻堅工作中成效明顯、業績突出的地區及部門,同時對工作緩慢、推進不力或因為主觀原因未完成任務的及時進行曝光,努力營造大干實干的良好氛圍。
(三)營造良好環境。各地各部門要全面落實好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1條”“24條”和自治區營商環境提質升級行動方案,加強投資項目服務,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確保項目順利實施。要嚴格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破除帶有市場準入限制的顯性和隱性壁壘,并建立長效排查機制,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